随着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等教育理念的盛行,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,因“报班”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。近期,在大庆高新区,就发生了这样的案件,百余名孩子家长在检察院支持诉讼下,来到了高新法院,欲提起诉讼。最终,一分钱未花,案件却圆满地划上了句号,原因是……
当事人:疫情来袭 培训机构停业后果谁买单
大庆某教育培训机构(以下简称培训机构),主要从事小学生特殊能力培训活动,营业多年,声誉尚可。
2020年末至2021年3月期间,一些家长了纷纷来到训机构,为孩子报名,并交纳上千元至万元的培训费。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。2021年疫情再次来袭,致使培训机构不定期停课,并导致经营的困境,入不敷出。同年5月,培训机构正式停止对外营业。
停业后,家长们多次联系此培训机构,协商退费事宜,但对方以疫情系不可抗力为由拒不退还。
检察:侵犯未成年人消费权益 可支持起诉
多名家长索要无果后,便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,反映情况,寻求帮助。
后经上述相关部门引导,家长们来到了高新区检察院,请求检察机关支持起诉。
经审查,高新检察机关认为,培训机构的违约行为给众多家长们造成了经济上的侵害,且侵犯了众多未成年消费者的权益,并由此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。
据此,遂依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十五条规定,作出支持起诉书。
法院:多方联动 畅通未成年权益保障路径
高新法院格外重视特殊群体依法保护工作。5月13日接到支持起诉书后,高新法院秉承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、高效快捷原则,开辟绿色通道,启动“支持起诉+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”多方联动机制,进行矛盾调处化纠纷。
因案件事实清楚、法律关系简单,立案人员遂将案件与司法局对接诉前调解事宜,进行先行调解。人民调解员采取背靠背调解、类案调解、诉讼成本分析等调解方法,经多轮调解后,最终各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,并有95起标的额不大的案件实现了当场履行。
鉴于协议不具强制执行力,为消除家长们的疑虑,调解员便引导双方申请司法确认。遂后,高效对接,法院快速启动零收费的确认程序,由速裁庭法官刘爽、常松玲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对未当场给付的23起案件逐一审核,在线制作确认裁定书,并通过电子方式进行依法送达。
至此,118名家长索要培训费纠纷,在高新法院,不足一天就全部化解,划上了圆满的句号,并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。
据悉,支持起诉是有效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。对于检察院支持起诉的案件,高新法院积极寻求诉调对接新路子,推行先行调解机制,并联合辖区检察院、司法局共同履职,深化合作,积极探索“支持起诉+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”高效便捷新模式,并进一步规范对接程序,实现无缝衔接,打通了矛盾纠纷化解“最后一公里”,达到让群众用最低的成本、最快的速度、最短的时间来化解纠纷,全力将矛盾消灭在萌芽、化解在诉前,实现良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,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什么是民事支持起诉?
民事检察支持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损害国家、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,依据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职能,依法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。
国家、集体、社会公共利益及弱势群体的民事权利遭受侵害,有诉权的当事人因诉讼能力欠缺等原因未提起诉讼,检察机关可支持受侵害的单位、集体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
本案中,该培训机构的违约行为给118名申请人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害,且侵犯了众多未成年消费者权益,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,故检察机关据此作出支持起诉书。
2.支持起诉法律依据?
法律依据是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15条规定:“机关、社会团体、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、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,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。”
弱势群体的民事权利遭受侵害,有诉权的当事人因诉讼能力欠缺等原因未提起诉讼的,检察机关可支持受侵害的单位、集体或个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
3.支起诉案件的受理范围主要包括哪些?
主要有:请求给付劳动报酬的;请求给与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;请求发给抚恤金、救济金的;因工伤事故、雇员受害、交通事故、医疗事故、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其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;因实施见义勇为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,主张民事权益的;因遭受家庭暴力、虐待、遗弃,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主张权利的;请求给付赡养费、抚养费、扶养费的;残疾人、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低保户请求侵权赔偿的;其他确需支持起诉的案件。